11月7日,“春融同心·两地抒情”昆明市涉台教育进校园暨昆明2019(第二届)“两岸一家亲”中小学生作文大赛(以下简称作文大赛)评选活动在昆一中西山学校举行。21位中小学语文教师组成的评选组,对来自昆台两地的5814篇参赛的作品进行了初评。5814篇作文 诠释“两岸一家亲”
本次作文大赛7月3日启动,截至9月30日,共收到来自昆台两地160所学校,共5814篇参赛作品。
2018年举办的首届“两岸一家亲”作文大赛,共征集到来自两岸学生的稿件2323篇。与首届大赛相比,今年的活动无论是在作品数量,参加活动学校范围等方面都增加明显。
昆明市台办副主任高云龙、昆明市台联二级调研员姚韵梅参加初评,并对评选工作提出相应要求。高云龙表示,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“和平统一,一国两制”方针,是两岸交流交往的基础,“两岸一家亲”作文大赛的评选工作也必须在此基础上开展,希望老师们统一标准,确保评选公正、公正。
姚韵梅表示,“两岸一家亲作文大赛”连续举办两年来,增强了大陆学生对台湾的认识和了解,也增强了台湾学生对大陆的感情。老师们参加评选活动,将优秀作品选拔出来,也是对两岸交流交往做的积极贡献,希望两岸关系在大家共同努力下,越来越好。
经过两天的评选,从小学、初中、高中三个组别中,评选出一等奖作品20篇,二等奖作品30篇,三等奖作品50篇,优秀奖作品100篇,总计200篇优秀作文进入终审环节。
昆明市教育体育局语文教研组高中语文教研员龚彦丹老师,是本次初评工作负责人,她介绍:参加评选工作的老师分别来自昆一中、昆三中、呈贡一中、春城小学等中小学,是各学校的春城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或教学骨干,多次参与中高考作文阅卷工作,经验非常丰富,评选中,老师们将对任教学校的参赛作品实行规避原则,确保评选过程公平、公正。
初评工作分四轮进行。21位老师分为小学、初中、高中三个评选组,各组分别按奖项设置数量的两倍选出入围作品进入第二轮。第二轮评选时,各组别老师将入围作品全部审阅一遍,合议选出获奖的作品。第三轮再根据获奖作品的质量定出获奖等级,第四轮对获奖作品进行复查,确认没有抄袭后,才最终确定初评获奖名单。
龚彦丹老师在评选活动结束后表示,本次参赛学生的作品在“两岸一家亲”的主题把握方面很明确,从“两岸青年七彩云南联谊活动周”学生参赛作品中可以看出,台湾学生的语言功底很好,描述细致,语言有温度,写作的方式,值得昆明学生借鉴。官渡区高中语文教研员张文熙是高中组的评选组长,她介绍:“高中组的作品涵盖了诗歌、散文、小说等各种不同形式,一些学生的作品感情很饱满。‘两岸一家亲’作文大赛的举行,对促进两岸交流很有意义,希望今后昆明能举行更多的两岸交流活动,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,增进两岸之间的情感联系。”
小学组负责人周惠平是春城小学的老师,周老师介绍,小学组获奖的作品,在切入点选择方面都很好,作品通过不同的形式,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两岸和平统一的期盼。 初评结束后,昆明市台办、昆明市教育体育局、昆明市台联、都市时报《滇池·大美昆滇》杂志社相关负责人还将组成复审组,对初评作品进行终审,最终确定获奖名单,并于11月30日前公布。
获奖学生及辅导老师将获得证书奖励。获奖学生将为都市时报“小记者”,获得“都市时报小记者证”,在市台办等部门组织的后续活动和都市时报的其它活动中,参加采访活动;对于获得优秀组织奖的学校,由市台办、市教育局和都市时报共同确定为“都市时报小记者站”,颁发记者站牌匾,后续开展小记者培训、采访等活动。
同时,都市时报将对获奖作品的辅导老师、家长代表进行采访,对获得优秀组织奖的单位进行专题报道。都市时报将选登部分获奖作品,全国公开发行期刊《滇池·大美昆滇》将刊发获得一、二、三等奖的全部作品。